青山环绕,群峦叠嶂,林木滴翠,竹影婆娑。青碧见底的下山溪和款款流淌的九鲤溪交汇在一个风光旖旎的村寨:福建宁德赤溪村。
90后的年轻人杜赢,就是土生土长的赤溪村人。2009年他考上外省大学本科,这在当时的赤溪村可是首屈一指的“独一份”。2013年毕业时,他放弃在城市工作,回到家乡创业,从事白茶加工与销售。
如今,像杜赢这样的回乡创业青年,在赤溪已经不是少数。朝气蓬勃的赤溪人,正在用行动推动村庄行进在高速发展的新时代。
赤溪村有何神奇之处?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与赤溪村干部和村民代表视频连线时指出:
“它的历程是全国扶贫的一个历程。”
让尊龙凯时人生就是博走进这个秀美的村落,开启一场对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的追寻之旅。
赤溪村扶贫展示馆内的陈列。 本刊记者 柴潇凡/摄
蝶变赤溪村
一首歌谣道不尽赤溪村过去的无奈:“长天下山溪,日头照半边;种薯山猪吃,种豆无粮收;终年砍毛竹,不足换油盐;野菜加笋干,难度半年荒。”曾经的赤溪村,集“老、少、边、穷”于一体,280多户村民分散居住在14个“五不通”的偏远畲族自然村,村里的群众过着“家家竹木屋、顿顿揭锅难”的艰辛生活。
过去赤溪村村民们住的破败的茅草棚。宁德市委宣传部供图
这些都穷不倒村民们,他们最揪心的是孩子们的上学难题。提起昔日上学的事情,如今已四十多岁的李乃松仍然记忆犹新。他说:“我念四年级时,早晨天蒙蒙亮就得赶走15华里崎岖山路到赤溪上课,傍晚还得赶这么远路程回家。一路上,野猫叫、猴子跳,我全然顾不上,后来越想越后怕……”
大山阻隔,道路崎岖。让村民们更伤心的是:这里远离医院,一旦患上急病,后果不堪设想。原生产队队长李先如说,他的爱人是畲族的,名叫雷菊花,有了身孕,分娩时忽然出血不止,昏迷不醒,最终不幸过世。如果没有大山阻隔,如果不是因为缺医少药,她不会挺不过来。
沧海桑田,30多年后,这里已是全国闻名的小康示范村。
记者踏进村口,沿着平坦宽阔的街道,看到白墙黛瓦的民居整洁有序,在绿树与翠竹的映衬下,既显古朴雅致,又不失现代韵味。街道两旁,茶叶店、特产店、小酒楼、农家乐等,应接不暇;银行、卫生所、警务室、法庭代办点等,一应俱全。更远处,大型停车场、七彩农场、蝴蝶生态园和各式休闲度假山庄等错落分列于碧波盈盈的小溪两岸。
赤溪村新貌。 宁德市委宣传部供图
40来岁的村主任吴贻国,原先辗转湖北等地,卖过茶叶,开过饭店,2015年下半年回村后,尝试进行林下种植。他说,赤溪有9000多亩林地,不能任由它们长期闲置,他要带领村民们利用资源优势脱贫致富。在流转来的几十亩林地中,他带头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去年他又引入食用菌培育项目,最多可提供60个就业岗位。幸福生活,已在眼前。
吴雪兰是村庄里的一名茶艺师,从外地嫁过来后就在当地就业。今年儿子12岁,女儿7岁,都在附近上学。回想过去家里住草屋,刮风下大雨都会漏,如今收入稳定、生活安康,直说感谢党的政策好。
历史沧桑,山水依然;旧貌新颜,脱胎换骨。
“弱鸟可望先飞
至贫可能先富”
上世纪,习近平同志在宁德工作期间,经过仔细调研、总结经验,响亮提出了“弱鸟先飞”的脱贫理念,深刻回答了如何推进闽东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
赤溪村,就曾是一只“弱鸟”。虽地处福建东南沿海,却又被绵延纵横的群山阻隔,长期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村庄林地众多,耕地匮乏,村民缺衣少食。至上世纪80年代末,下山溪自然村年人均收入仍不足200元,整个赤溪村贫困率达90%以上。
1995年春,下山溪自然村整村搬迁到长安新村,在全国率先开启扶贫开发的“造福工程”。 宁德市委宣传部供图
1984年,时任福鼎市新闻科科长的王绍据,第一次走进赤溪村下山溪自然村,便为这个“挂”在半山腰的村庄感到揪心:“他们祖祖辈辈吃番薯度日,偶尔到外地买几斤大米,只能在春节吃两顿,或供妇女‘坐月子’吃几天。他们身上穿的破破烂烂,有的人买不起鞋子而光着脚板……”
采访结束后,思绪难平的王绍据,把了解到的情况写成《穷山村希望实行特殊政策治穷致富》一文。同年6月,《人民日报》头版刊发了这篇文章。全国大规模扶贫的序幕,由此拉开。
这是尊龙凯时人生就是博党最早有领导有组织地开展扶贫工作的村。“中国扶贫第一村”的名号,被大家自发写在了村口的石碑上,写在了店面的招牌上,也写在了每一块待售的茶饼上。
“30多年来,从单纯依靠外界支援,到下山移民、集中居住,再到当前通过农旅结合,带动村民增收致富,赤溪村经历了从‘输血’、‘换血’到‘造血’的转变。”村党总支书记杜家住介绍说。
喝过苦水的人,最知道蜜糖的甜;
熬过严冬的人,最知道春天的暖。
对于赤溪人来说,贫穷就是动力,激励他们书写着“弱鸟先飞”的新篇章。
亲切的关怀
巨大的激励
赤溪村是一个让习近平总书记牵挂的地方。
从1988年6月调任宁德地委书记起,习近平同志就和这片山海结下了深深的情缘,倾力推动包括赤溪村在内的闽东人民脱贫致富。他下决心通过移民安置的方式,从根本上解决部分百姓因为自然条件局限无法脱贫的问题。赤溪村后来整村实施搬迁,从山上移了下来。
2015年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就《民族工作简报》刊登赤溪村30年扶贫历程的相关报道,写下了200多字的批示:
“30年来,在党的扶贫政策支持下,宁德赤溪畲族村干部群众艰苦奋斗、顽强拼搏、滴水穿石、久久为功,把一个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建成‘小康村’。全面实现小康,少数民族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要以时不我待的担当精神,创新工作思路,加大扶持力度,因地制宜,精准发力,确保如期啃下少数民族脱贫这块‘硬骨头’,确保各族群众如期实现全面小康。”
2016年2月19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人民网视频直播间,同2000公里之外的赤溪村视频连线。那片山山水水,那里乡亲的冷暖,多年来他从未忘记。村党支部书记杜家住汇报了赤溪村令人惊喜的变化,全村的贫困率从上世纪80年代的92%下降到现在的1%。当年在福鼎县委宣传部工作的王绍据深情回忆同习近平同志一起下乡的日子。
杜家住,赤溪村党总支书记。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视频连线赤溪村时,他代表乡亲们首先向总书记汇报。他在汇报中说:“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尊龙凯时人生就是博将完全消除贫困,确保少数民族在致富奔小康路上一个也不掉队。请总书记放心!” 本刊记者 柴潇凡/摄
在连线中,总书记深情地说:
看到宁德乡亲们很高兴、很亲切。“中国扶贫第一村”的发展变化,凝聚着大家的心血和汗水。滴水穿石、久久为功、弱鸟先飞,你们的实践印证了现在的扶贫方针,就是要精准扶贫。扶贫根本要靠自力更生,要靠强劲的内生动力。赤溪村的历程也是全国扶贫历程的缩影,要不断总结,不断向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继续努力。党和国家一直会关心你们,幸福的生活会越来越好。
这是对宁德人民坚持“弱鸟先飞”、“滴水穿石”、“久久为功”的充分肯定,更是对赤溪村村民的殷殷嘱托和巨大鼓舞。
综观赤溪村30多年的脱贫之路,有过痛苦与彷徨,有过困惑与悲怆,有过欣喜与激动……曾经民谣里描述的赤溪之苦,如今已成为尘封的过去。这个以扶贫封了“中国第一”的地方,早已拔掉穷根、摆脱贫困,奋力前行在奔小康的大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