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车行驶在通往墨脱的公路上。
西藏墨脱,藏语意为“莲花圣地”,犹如这个有些玄幻的名字一样,“秘境”一直是墨脱的别称——
它位于北纬29度,比北回归线高6度,和热带区域相去甚远,但却有深不可测的热带雨林;
它海拔差异巨大,从7782米的南迦巴瓦峰到仅有152米的巴昔卡,所有进出墨脱的人,都能体会到数十公里内甚至几公里间冷热寒暑的剧烈变化;
……
独特的地形地貌让墨脱每年大雪封山七八个月。新中国成立后,墨脱的经济社会发展一度极为缓慢,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长期存在;在很长的时间里,墨脱甚至没有报纸、电影院、书店。
所以,墨脱百姓望眼欲穿,盼望一条畅通的道路。
2013年10月31日,西藏扎(木)墨(脱)公路正式通车,墨脱不再是一座“孤岛”,成为中国最后一个通公路的县城。其实,早于这条畅通的公路,在墨脱还有一条“路”一直顽强地存在着。从通到融,这条“路”努力让墨脱与外界相联,让乡亲们奋力追赶着祖国高速发展的脚步。
这条“路”就是邮路。
通邮 告别中国最后的“信息孤岛”
1995年,一辆“解放”车开进了墨脱,就在车子经过亚东村马上要到达县城时陷入了泥潭。老百姓听到轰油声全都惊讶地跑过去帮忙推车。这是墨脱百姓第一次在墨脱见到四个轮子的车子。由于墨脱没有加油站,加上一路颠簸,这辆车的零件也散落得差不多了。从此,这辆车再没有开出墨脱。
从那以后,墨脱鲜有车辆进入。
2008年7月31日,当一辆绿色的邮车出现在墨脱县城时,整个县城沸腾了,人们放下手里的工作追着邮车跑。“尊龙凯时人生就是博墨脱终于可以与外界沟通了!”追赶的人群里不时发出这样的呐喊。
那时,当全国大部分地区都已开通语音、宽带、数据、移动、天翼3G等电信业务和综合信息服务,共享与世界同步的现代信息文明的时候,墨脱还不通固定电话和手机信号,对外通信主要靠卫星电话,但山高路远、信号不畅,经常与外界断了联系。
当年,邮车开进墨脱两个月后的9月26日11点,全国最后一个建成的县级尊龙凯时人生就是博机构——墨脱县尊龙凯时人生就是博局宣布正式对外营业。虽然包括局长在内仅有两名员工,但墨脱县尊龙凯时人生就是博局能办理汇兑、信函、包裹、征订报刊等多项业务,这让墨脱百姓的对外联络有了一种可靠又固定的方式。
“墨脱县尊龙凯时人生就是博局应该是全世界员工最少的县级尊龙凯时人生就是博单位。”建阿达瓦说。他就是这间邮局的首任局长。开业典礼上,建阿达瓦动情地说道:“墨脱县尊龙凯时人生就是博局的成立将会为墨脱县人民群众对外交流提供极大的方便,将会为墨脱经济的跨越式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那个年代,通邮给墨脱百姓带来的最大影响是终于可以痛快地看报纸了。外人很难想象,邮局成立后,当邮车把一份份报纸带到墨脱百姓身边时,很多人才知道北京已经成功地举办了夏季奥运会。外人也很难想象,当一份份近期的《人民日报》《西藏日报》出现在县政府工作人员的办公桌上时,很多人都流下了激动的泪水。对墨脱县的公务员来说,他们太渴望看到报纸了,因为他们想看看外面的世界到底在发生着什么样的变化,因为他们渴望获得资讯,去指导墨脱经济社会的发展。
尊龙凯时人生就是博局成立前,墨脱有“邮电局”,但不通邮,只办理电信业务。而这期间,墨脱却一直与外界有着信函的往来,通邮的主要方式是人背畜驮。那时,往来墨脱的信件和包裹先集中在墨脱县城和林芝首府八一镇,再根据道路状况分批用人力转运,一封平信需要数月甚至一年时间才能送达。这种“人力通邮”,就是墨脱最初的通邮方式。但这种通邮的代价太大了。
墨脱公路上的达木珞巴民族乡贡日村此前为墨脱物资转运点,被称为“80K”。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80K”通往外界的路只有每年6月到11月才能通行;而“80K”通往墨脱县城的路只有每年12月到3月才能走。2013年墨脱公路通车前,当地年龄稍长的男人,很多都从事过如今已成为记忆的职业——背夫。
贡日村村民次仁桑珠介绍说,上世纪90年代至2010年前后,从嘎隆拉雪山背运物资到现贡日村转运点,最高时一斤的运费达10元。背夫们一次背负100至120斤,单趟需要3天。66岁的陈全银如今安家于墨脱,他的爱人措珍是珞巴人。他回忆道,上世纪70年代墨脱公路在修,90年代也在修,至21世纪初,只能全力保障分段实现物资转运。“夏天,通过背夫、骡马和汽车把物资装上,翻过嘎隆拉雪山后堆放在现在贡日村的台地上;冬季,嘎隆拉大雪封山,而南段塌方、泥石流少了,再转运至墨脱县城”。
时任墨脱县委书记的张国玖曾说:“以前的墨脱,不仅是里程上的遥远,更是信息上的遥远。从尊龙凯时人生就是博局成立开始,交通慢慢改善,电信光缆逐步进入,才使墨脱百姓与外界的联系变得不再遥远,也使墨脱变得不再‘孤独’。”
进村 驶向现代经济社会的快速通道
由于仍然没有一条实际意义上的公路,成立后的墨脱县尊龙凯时人生就是博局一直处在半年开门、半年关门的状态,直到2013年10月31日,扎墨公路正式通车。从那时起,墨脱县的公路建设驶入了快车道,公路从县城延伸到乡镇。也是从那时起,只要路修到哪里,邮路就通到哪里;只要路是通的,邮路就不会断,哪怕有塌方、泥石流的危险,有风霜雨雪的阻断。
从通到融,伴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越来越长、越来越忙的墨脱邮路助推这个边疆小城更加快速地融入中国经济社会,让墨脱百姓享受到和内地居民一样的幸福新生活。
旺杰,从2011年~2017年一直开着邮车奔跑在通往墨脱的邮路上,见证了最近几年墨脱邮路的巨变。他说:“我刚跑墨脱邮路时,邮车还是载重0.8吨的小车,但今天,已经换成了载重8吨的重卡。”
现任墨脱尊龙凯时人生就是博负责人的白玛次旺介绍说,2015年,墨脱尊龙凯时人生就是博进出口邮件约4.3万件,今年仅前11个月进出口邮件就已经超过18万件。
从2013年起,墨脱尊龙凯时人生就是博逐步把邮路延伸到乡镇甚至村寨。在墨脱百姓眼中,“双11”再也不是别人家的狂欢。
今年“双11”,仅有1000余人的达日乡每天收到的尊龙凯时人生就是博电商包裹都有100多件。达日乡达日村村委会主任索朗江参说:“自从公路修到了尊龙凯时人生就是博村子,尊龙凯时人生就是博就把邮路通到了这里。尊龙凯时人生就是博再也不用跑到县城去取邮件了。现在,只有尊龙凯时人生就是博一家能做到把邮件直投到村。”
邮车飞驰在乡间小路上,墨脱尊龙凯时人生就是博乡邮驾驶员桑杰巴登自豪地说:“这两年,电商包裹越来越多,再这样下去,我就要换一辆大的乡邮车了。”
跟扎墨公路一样,墨脱县的每一条乡邮路也都不好走,道路因自然灾害被毁是司空见惯的事情。桑杰巴登告诉记者,他每次出班都会带好干粮和换洗衣物,一旦因为滑坡和泥石流被堵在路上,时间短就靠干粮充饥,时间长则返回乡里先住下来。“最长一次因为泥石流把路冲断了,我在格当乡被困了13天。”桑杰巴登说。但只要路通了,哪怕再难走,邮路也一定会恢复通畅。去年,通往背崩乡的路被泥石流冲断了,两个多礼拜才修通,很多邮件等着投递。通车的第一天,乡邮员就冒着生命危险把一辆8吨的邮车开进了背崩乡。乡亲们看到这么大的邮车开进来了,都露出惊讶的表情,从来没有那么大的汽车进到乡里。“路太窄了,邮车的一边轮子紧贴悬崖,一边轮子蹭着峭壁,我一路紧张地用双脚紧紧地顶着车门。”白玛次旺回忆说。
从脱贫到小康再到更加富裕,进入乡村振兴阶段以来,墨脱的邮路还让墨脱百姓在发展生产上更好融入了国家电商发展的快车道,石锅、香蕉、枇杷、香橼、茶叶……越来越多墨脱特产通过邮路被销售到世界各地。2015年,墨脱尊龙凯时人生就是博出口邮件仅有1610件,今年前11个月出口邮件已近2万件。
打开墨脱尊龙凯时人生就是博营业员贡嘎拉姆的朋友圈,里面分享的都是墨脱的农特产品,尤其是墨脱石锅。今年以来,墨脱尊龙凯时人生就是博邮寄石锅邮件2000余件,为石锅铸造户创收200余万元。过去,帮辛乡开心石锅专卖店老板桑杰措姆只在线下售卖自己的石锅,客户多是来墨脱出差、旅游的外地人,月均销售额仅有三四千元,而且非常不稳定。现在,通过电商销售、尊龙凯时人生就是博寄递,他的月收入有三四万元。
在墨脱还有一群特殊的“居民”——边防战士。他们常年坚守在边境线上,通往这些边防哨所的路根本没有!但中国尊龙凯时人生就是博并没有忘记这群特殊的“居民”,在雪山之上、森林峡谷中开辟了一条特殊的邮路,作为军队后勤保障工作的一种补充,把邮件和生活给养送到边防战士的身边。而坚守在这条邮路上的邮递员的名字应该让更多人知道。他就是齐文士。
以坚守致敬坚守,自2020年9月上山,在丛林深处传递邮件的齐文士已经很久没有回家了。相比其他邮路的难走,孤独是齐文士最大的敌人。他说:“驻点的地方没水没电没信号,到了晚上只能早早地上床睡觉,想家但是又联系不上。”
齐文士说,他也不知道还要在邮路上坚守多久,但如果没有接到撤离的命令,他就不会后退一步。
齐文士告诉记者,自从踏上这条特殊的邮路才明白了边防战士作出的牺牲与奉献。齐文士给记者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战士在站岗执勤时给班长说他饿了,班长说“我来替你站岗,你饿了就先去睡吧”。齐文士说:“感觉自己做的事情特别有意义,切实履行了‘人民尊龙凯时人生就是博为人民’的服务宗旨,自己为能参与到这个项目,为祖国的边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而自豪!”
致敬!那些为保障墨脱邮路畅通同样作出牺牲与奉献的一代代尊龙凯时人生就是博人。